小学教学设计

时间:2024-06-01 15:03:08
小学教学设计(15篇)

小学教学设计(15篇)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分享。

小学教学设计1

教材分析:本次复习包括四项内容,一是比较形近韵母;二是拼读音节,并恰当地和图连接起来;三是认读词语;四是读儿歌并动手拼一拼图形。

学情分析:由于学生年龄小,刚进校不久,学习汉语拼音是比较抽象和枯燥无味的,为此在设计时要尽量贴近生活,增强趣味性,让学生爱学乐学。

教学目标:1、能区分形近的韵母ie-ei,iu-ui,ei和er。

2、能把图和音节连接起来,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。

3、利用儿歌拼图形,培养动手能力。

设计理念:《语文课标》明确指出,“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,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”,本次设计旨在把活动与游戏带入课堂,寓教于乐,增强趣味性。

教具学具准备:图片、卡片、投影等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故事引入,比较形近韵母。

师:同学们,你们喜欢听故事吗?

生:喜欢。

师: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—孙悟空和师傅从西天取经回来后,住在花果山水帘洞,悟空每天早晨都要摘几个新鲜的桃子吃,今天他又去果园摘桃子,发现桃子上有许多韵母,师傅对悟空说,如果读不准韵母就不许他吃桃子,这可把悟空难住了,你们原意帮帮他吗?

生:愿意。

师:好,我们就来读一读。(出示写着i、e、u、r四个单韵母的桃子图)(开火车读,全班齐读)

师:同学们读得真好,悟空一定会感谢你们的,可是这些韵母跟孙悟空一样也会变,变了以后你们还认识吗?

生:认识。

师:试试看吧,老师来教大家做一个“过家家”的游戏,看看它们是怎样变的,能变出哪些韵母来。(分别手持i、e、u、r卡片的同学上台)

师:台上的同学听好啰,老师说,你们变,台下的同学认真看。

师:过家家,过家家,i和e是一家,i在前,e在后,组成一家是个啥?

生:ie(教师板书ie)

师:真好,下面请同学说,看它们变得对不对。(分别变出ei、iu、ui、er)(也可以先变再说)同学们真了不起,一下子变出了这么多,再看看哪几个模样相似呀!

生:ie-eiiu-uiei-er(教师板书)让学生比较齐读。(教师随意变换,出示不同的韵母,检查掌握情况)

二、在“游玩,做客”的活动中复习音节与词语。

师:花果山不仅有桃子,还有可爱的动物,美丽的风景,孙悟空想带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去看一看,大家愿意吗?

生:愿意。

师:好,我们现在来到了花果山,我们看到了可爱的动物,它们叫什么呀?(出示投影或图片指导看图,然后由教师领读,学生轮读)

师:我们又看到了美丽的景物。(出示投影)是些什么景物?

生:红梅,柳树,小桥。(师指着图领读)

师:说得不错,同学们看得真仔细,你能给它取个拼音名字吗?(学生试着拼读,教师领读,再图与音节连线)

师:孙悟空真是太高兴了,他还要带你们到他家去作客,见一见他的家人,向你们介绍他喜欢做的事。(进入第三题)

师:请同学们按着横排的顺序读一读,想一想。(出示内容)(生开火车轮读,齐读)

师:他家里有哪些人呀?指名读第一排。

生:爸爸、妈妈、哥哥、弟弟。

师:谁来把第一排读给大家听。(指名读)读得真好,能把后面的一个字读轻声。(指导学生加上“.”)教师领读后,指名读,大家一起齐读。

师:“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同学们读”(指名领读)再读一读第二排,想一想说了些什么呀?

生:说了“小鸡、小鱼、河马、水牛”。(反复读)

师:为什么说这些?

生:孙悟空喜欢这些动物。

师:孙悟空在家里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呢?(读第三排)你们会做吗?

生:会。

师:谁能给我们表演一下?

生:读书是这个样子的。(边说边做动作,依次读词语,表演)

师:好,我们来一排一排地读一读,看看谁读得最好?(生归纳)指名读,开火车读。

三、读儿歌,拼图形,培养想象力。

师:看来孙悟空做的事情,大家都会,孙悟空还会读儿歌,拼图形,同学们和他比一比,看看谁最聪明。

师:跟着老师读儿歌。(老师领读)(反复读)小兔、小鸭长得什么样儿?

生:小鸭嘴巴扁,小兔尾巴短。

师:你会拼图吗?试试看。(老师示范)(分组让学生动手摆一摆,看一看,象什么?)

师:我们的小朋友跟孙悟空一样聪明,让我们来做一个“找朋友”的'游戏,庆祝我们取得的成绩吧。

生:好。(手持一个字,找能与自己组成词的字。)(跳找朋友的舞蹈,边跳边找,一曲完了,找对的同学站到旁边,找错了的接着跳,找对为止)

(卡片:花、读、画、骑、吃、爱、草、书、马、小车、河)

师: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好,老师真高兴。

教后反思:这次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设计,意在体现趣味性,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了讲故事做游戏,表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。对于每一部分内容的出现也尽量直观多样,无论是韵母,图画都涂上了鲜艳的色彩来增强吸引力,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产生共鸣,整个教学中学生处在活泼乐学的氛围里,由于学生年龄小,遗忘性也较快,在指导会读的基础上还要反复背诵、理解,多指导书写,做到声、形、义的统一。

小学教学设计2

【活动背景】

在《开展民间文体游戏活动,培养幼儿良好品质》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,我们开展了民间文学方面的活动,而民间童谣就是其中的一个点,旨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幼儿对苏州地方方言的热爱,从而上升到热爱家乡和家乡文化的情感。我选择的《开门歌》,是我们苏州非常流行的一首民间童谣,鲜明的结构特点,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,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,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。重负性的结构形式便于幼儿记忆,互动的形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,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,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。配上简单的手指游戏,不仅增加了童谣的趣味性,还能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、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及注意力。

【活动目标】

1、能熟练、大方地用苏州话讲童谣,心情愉快。

2、喜爱手指游戏,锻炼手部肌肉。

3、激发热爱家乡、热爱苏州童谣的情感。

(评析:纲要指出“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,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 ……此处隐藏15616个字……面中的哪一处带给大家欢快的感觉?

学生回答,教师总结:《高原之歌》中三位载歌载舞的藏族人民,舞姿优美,衣着鲜艳,表现出了欢快的气氛。

3、请三位同学上前模仿绘画作品中人物的舞蹈动态,台下同学观察并尝试运用火柴人的方式快速描绘舞蹈动态。

学生尝试,教师总结:舞蹈者的舞姿主要通过头、躯干、上肢、下肢来表现。

4、教师继续展示《高原之歌》,利用多媒体技术更换颜色背景,引导学生以美术小组为单位,利用三分钟来观察和讨论画面发生了什么变化?

选取学生代表大胆发言,教师总结:在不同颜色和不同场景下,画面的氛围产生了变化。以丰收的小麦为背景,画面为暖色,氛围是豪迈奔放,带有自由自在的洒脱。以雪域高原为背景,画面是冷色,动作轻快、平缓,呈现了肃穆的氛围。

活动三:示范讲解

教师向学生演示自己的绘画步骤以及思路。

1、用线条勾画舞姿轮廓;

2、添加背景及其装饰;

3、涂色。

活动四:实践展评

1、布置活动要求:请学生通过十五分钟的时间,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舞蹈的场景,注意表现出欢快的氛围。

2、学生实践,教师巡视指导。

3、开展“画纸上的舞蹈”的展示活动,引导学生从动作、色彩、氛围等方面进行自评、互评、师评。

活动五:小结作业

1、采取师问生答的形式共同对本节课进行总结:舞蹈带给人优美的享受,在舞蹈的世界里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。通过对舞蹈者动态的描绘,能体会到舞蹈带给人的快乐和享受,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快乐的人。

2、以小组为单位汇总作品中的舞蹈动作,并尝试编一段舞蹈。

小学教学设计15

教学目标:

一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让每个学生在“玩中学,学中玩,玩中创”感受到愉悦,

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,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。发展学生跳跃能力,培养学生运动兴趣。

二、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,培养学生认真、负责的积极态度,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。

三、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、体验、掌握学习的方法,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,并能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,从而体验成功。

教学重点和难点:

双脚起跳,用力向前上方跃起,上下肢协调配合。

教学程序:

一、导入新课

师:同学们你们见过青蛙跳吗?他们是怎样跳的呀?你们原地学学好吗?

学生:原地学习青蛙跳。

师: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立定跳远跟我们刚才青蛙跳的姿势很相似,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立定跳远好吗?

设计意图:一个生动学习情景的营造,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,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,主动参与学习活动,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。此活动还让学生达到了热身的效果,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体育兴趣,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二、学习新知

1、启发引导:在教学过程中,我首先以“请你跟我这样做”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拼板进行跳跃练习,然后提出问题:利用你手中的拼板想想还能有其它的跳法吗?鼓励学生积极创想各种跳跃的方法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学生经过个人、结伴、小组的积极讨论、交流与实践创想出了各种跳跃的方法。之后,通过学生的展示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“立定跳远”。接着,请学生尝试模仿并鼓励其能跳得远。这样,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对立定跳远动作有一个初步的概念。

2、设疑探究:接下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,此时教师设疑:怎样跳才能跳得远?并请一位动作好且跳得远的学生展示。学生以四人小组通过观察——思考——实践——讨论——交流从而归纳出“两手用力摆,两脚用力蹬,全身协调用力”的动作要点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,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,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,既掌握了动作要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,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。

3、提高发展:在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后,教师提出:你能跳多远?组织学生强化学练,进行分层练习,让每个孩子都尝到成功达到喜悦。之后教师鼓励学生挑战老师,激发学生的斗志,让有能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。

4、教学评价:整个环节中,教师始终以微笑和表扬性语言肯定学生的创想与回答。学生在教师不断地鼓励与表扬中充满了自信,并不断地享受着成功的喜悦。

三、整理放松

1、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放松操。

2、教师小结

教学反思:

在立定跳远的'教学中,我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资料,通过实践,我发现,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,能快速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一、重点学习起跳前的上下肢预摆技术,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及下肢力量。

要求做到两臂以肩关节为轴,前后放松摆动,与下肢配合协调;分别介绍四种预摆方法:直腿摆臂;腿屈伸摆臂;屈腿摆臂;前后展屈体摆臂。学生任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练习;教法采用多次重复预摆;负重预摆;小幅度立定跳远;诱导性练习等。

在体育比赛中,身体任何部位的赛前紧张必定会对技术水平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。在这个阶段重点对立定跳远起跳前的预摆进行了教学,强调以放松协调为主,目的就是消除起跳前用力部位的紧张。便于起跳时肌肉的快速发力,以提高运动成绩。

二、重点学习起跳蹬地技术,发展下脚爆发力量。

要求做到"两快"即臂前摆快,制动快;蹬地快。

"三直"即髋,膝,踝三关节伸直;起跳时,重心前移,放在前脚掌上,上体前倾,两臂由体后向前上方迅速摆出,迅速蹬地,完成起跳。此时身体已充分伸展开,教法采用向上跳;向前跳;听信号,肌肉急剧收缩一次再迅速放松;跳深;立定跳远等。起跳蹬地是整个立定跳远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。包括起跳角度,用力方向,摆臂路线,上体动作,它的合理运用直接影响到起跳效果。

三、重点学习腾空技术,发展腹肌,髂腰肌及下肢爆发力素质。

要求大腿紧贴身体;起跳后,大腿上抬找身体,两臂由前向后摆,团身紧;教法采用屈腿跳;原地双脚跳上80—100cm高的跳箱;跳篮架;立定跳远等。

四、重点学习落地技术,提高完整技术的动作质量,发展下肢爆发力。

要求重心低,小腿前伸;落地技术应在落地前就做好准备。此时应为团身紧,大小腿夹角大于90度,以脚跟先着地之后迅速下蹲缓冲,两臂前摆;教法采用向上轻跳迅速团身在空中全蹲,静止落下;全蹲向前伸小腿,再迅速还原成全蹲;立定跳远踏线(距离等于成绩十脚长)。

腾空和落地技术在教学时强调团身紧,重心低,小腿前伸目的就是延长空中身体向前运动的时间,使身体移动距离增大,以提高成绩。

在立定跳远数学过程中,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,采用以技术性为主的教学方法,着重掌握起跳,落地两个重要环节,并适当发展下肢的爆发力素质,对提高立定跳远成绩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《小学教学设计(15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