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朝的崩溃》读书笔记

时间:2024-05-25 09:49:14
《天朝的崩溃》读书笔记

《天朝的崩溃》读书笔记

读完某一作品后,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,这时候,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!是不是无从下笔、没有头绪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天朝的崩溃》读书笔记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天朝的崩溃》读书笔记1

这是本好书。作者治学严谨——从每章后面长长的引用书单即可看出。通俗易懂——连我这样不喜欢思考的人都能读得不忍放下。观点新颖——这条不多解释。下面是自己看过后所想的。道德的困境抗英战争中有人认为失利是由于奸臣所致,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。是否觉得荒谬?道德历来是大家所提倡的,可是依靠道德的力量真的就能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?

转而想到,天朝是很喜欢树立道德楷模的。而天朝每有贪腐,即认为是道德约束不够。可是,人本质是自私的,怎么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圣人的`标准?结果只能是所有人都带着伪善的面具,却在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勾当。戴面纱的历史看过之后,会大呼原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,有种被历史课本欺骗的感觉。记得有人跟我说过这样的话,我们知道的或读到的历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历史,所有流传下来的史籍其实都是别人所记录的,到底当时是什么情况,我们也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去观察。

尤其是作为宣传工具的历史教科书,更是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,或厚此薄彼,或被选择性遮盖。实事求是抗英战争中,对战双方在武器装备和军事制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。所以,天朝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事情。那除了奋战到死,是否还有其他的道路?或者说明白些,是否议和就是真的是卖国?有时候,说出实话真得很难。

《天朝的崩溃》读书笔记2

读完茅海建先生的《天朝的崩溃:鸦片战争再研究》之后,第一感觉是书写得很好看,少了历史专业书的那种枯燥,有一种非一口气看完就不罢休的冲动!下边我就把《天朝的崩溃:鸦片战争再研究》读后的看法做一个总结。

本书在自序中号称是“鸦片战争再研究”,自然包含着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批判的意味。就研究的过程而言,当属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爬;就研究结果而言,应是离历史真实更近。然事过境迁,一个半世纪前的人和事,与今有着层层历史隔膜。到底我们日常观念里的卖国贼、民族英雄是怎样在人们心中产生的?为什么林则徐、关天培等人会在后人心目中奠定英勇抗敌的形象,到底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下,他们自己的历史是怎样展开的,他们对究竟在中国开始走向近代,面对西方的殖民者时,他们能够带领我们走多远?这些问题自己很多没有想过,但恐怕也是要了解鸦片战争——中国近代历史上至为重要的事件,无论如何都不能绕过去的问题。

作者在序言中探讨了琦善的卖国问题,虽然作者一再强调并非为“奸臣”、“卖国贼”正名,但琦善作为道光朝的一名大吏,在我所读书中,未见有人表扬过他,《天朝的崩溃》上来就为他作平反,起初不能不让我觉得似有哗众取宠之心,但展卷读完,我想,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度里,没有哪个人物不在乎自己的声名,能够留芳千古是每个人的理想。所以琦善等一批“投降派”依照当时的标准竟然都是符合臣子之道的忠臣。主观上他们绝对是维护道光皇帝的正统地位的,在他们看来,他们所做的其实就是为臣子的本份所在。作者此观点进而引出主题:鸦片战争的失败,究竟应归结于中国的落后和保守,还是应归结于琦善等人的原因?当时中国的正确之途,究竟是彻底的改弦更张,还是只需要重用林则徐等力主抵抗的官僚?本书的核心问题,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,中国能否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?这是一场胜或负的结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战争,还是一场必定要失败的战争?当时清政府中有没有人可以领导或指导这场战争获得胜利?如果战争必败,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?作者不断地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下,提出假设,因为已经发生之事并不是最有可能发生之事,历史学家会注意到历史可能出现但未能出现的转机。

《天朝的崩溃》从兵力、武器、指挥、战术等诸方面证明当时的清军无论如何抵挡不了英国侵略军的进攻。简要的比较一下:

一、清朝的兵力虽在人数上占优势,但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,难以集中,调动也很困难,除训练、打仗外,很大程度上还担负警察的职责。而且当时的清军不论八旗还是绿营,战斗力都已经相当差劲。而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,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、实力最强的军队,在大部分战场,清军迎战的兵力仅比对手略多或持平。而且这些人从各地、各省抽调而来,其战斗力显然不如整体编制的对手。

二、从武器上说,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,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,发射的速度、准确性都比对手差,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,难以更新,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“文物”。大炮也类似,式样和当年明军阻击后金进攻时的红衣大炮差不多,铸造技术也落后,使用时经常被炸裂伤及自身,射程、准确性自然不高。更有很多士兵还使用大刀弓箭,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。

三、历次战斗中清军的指挥者都是王朝的`精英人物,像林则徐历来勤勉能干、琦善在封疆大吏中政绩最为出色、伊里布善于处理民族事务、裕谦是主战派中态度最坚决的,杨芳在嘉庆年间镇压起义屡立战功,可算当朝第一名将,差一点的奕山、奕经也是宗室亲贵中的翘楚。但结果是无一例外的惨败。

四、从战果上看,英军每次取胜都只付出极少的代价,损失最大的是在镇江,有三十多人阵亡,而清军不论人力物力都损失惨重。指挥官中一品大员就死了四人:钦差大臣、两江总督裕谦自杀,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、江南水陆提督陈化成战死,江南陆路提督余步云被斩首。二品大员中也有京口副都统海龄、总兵葛云飞、王锡朋、郑国鸿等人阵亡,这些都是最能征惯战的将领。

从这几点来看,清军实力实在无法和英国相抗衡,而且清政府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被侵略者大的毫无还击之力时仍然做着天朝美梦。这也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,清朝方面从来没有把英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,战败之后也从未吸取教训。对于远来的“夷人”,“天朝”知其“船坚炮利”,但也仅此而已,他们一直认为英军不擅陆战,只要一离开军舰就好对付。在战争中,朝廷的政策一直在“剿、抚”之间游移,剿自不必说,所谓“抚”也并不是投降的意思,而是“安抚”,也是显示天朝威德的一种形式,是夷人接受了天朝的恩赐而罢兵。在这种不知彼的情况下自然是一败涂地,其实英军在各地进攻形式也比较单一,经常是利用己方炮火射程远,由军舰在清军炮台射程之外轰击,然后陆军避开炮台的正面攻击,绕到炮台的侧后方登陆(清军大炮均无法转向),占领至高点居高临下开炮。而清军却从未采取相应措施,仍然在原有的模式下组织防御,并且盲目自信,等敌军轻易攻破防线又仓皇逃窜。

以作者的看法,中国应该向日本一样,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,而应当尽快签订和约,再走自强之路。对此我不以为然,且不说日本被西方列强侵略是在中国之后,已有前车之鉴,以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,当时官场腐败的习气,深刻的思考战败的原因,发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困难的。更重要 ……此处隐藏2919个字……一切艰难困苦的世纪。21世纪呢?人们说,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。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。21世纪呢?也有一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宣称,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。可是,真正的要害在于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?中国人怎样才能赢得这一称号——中国人的世纪?”

《天朝的崩溃》读书笔记6

茅海建老师的《天朝的崩溃——鸦片战争再研究》是一本一看即引人入胜,进而一气读完,进而引发思考的书。全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史实的考证,特别是将中外各异、上下不同的叙述呈现在读者眼前,让人对时人、时事理解更加深刻。

鸦片战争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。在军事、政治、思维上的全面落后,造成了这是一场不同纬度之间的战争。看过《三体》的人应该明白,面对降维打击时,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和无奈。军事上的落后,时人能够直观感受到,但却无人意识到政治和思维的落后,以致战争过去就过去了,没人思考为什么会失败,更别提改革了。而这,也直接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,清廷白白挨了一次打,白白浪费了一代人的时间。每读至此,不禁扼腕。这场战争,值得思考的东西确实很多很多。

皇帝为什么会活在谎言中

鸦片战争中最可悲的人是谁?我认为莫过于道光皇帝。战场上一败再败,大小官员给他的奏报居然是一次又一次胜利。从头至尾,他竟然不知道真实情况到底如何。在打了快两年、战争快结束时,他指示扬威将军奕经了解英女王:“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,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?有无匹配?其夫何名何人,在该国现居何职?”也就是说,打了这么久的仗,对内,他不知真实战况;对外,他连对手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。这皇帝,当得可真够憋屈的。

但这一切又是如何造成的呢?从个人层面来说,是道光帝一手促成的,他自食苦果。从制度层面来说,这是专制集权统治走不出的怪圈。如果,道光帝不那么任性,可以容许不同意见,稍微宽容下失败,鸦片战争中就不会有那么多官员前赴后继用谎言来蒙蔽皇上。如果,皇权不那么高高在上,稍微平易近人一点,让官员们有那么一丝尊严,或许官场的民主氛围就会浓厚一些。但,这一切只是假设,是马后炮的我们,用今天的眼光去意淫而已。在专制社会,官员的选拔任用全系于上级的喜恶,只有唯上,才可不犯错误,才可保住官位,怎么能让官员们不去说谎呢?人们唯有寄希望于明主,是不可以奢望民主的。

任何人都会对违逆自己的意愿感觉不爽,任何人都会产生自负心理,何况是大权独握、高高在上的皇帝。不可逆龙鳞的后果就是,下级报喜不报忧,天下一片歌舞升平,皇帝自我感觉良好。但谎言总有破灭的时候,自欺欺人总有付出代价的时候,当谎言破灭,或许离灭亡也就不远了。

寄希望于明主,可以保一时之兴,却不可保万世太平。何况,封建王朝产生了400多位帝王,又有几个算得上是圣明君主?历史的实践无数次证明,有权不可任性,而限制权力的任性,必须用制度加以保障。只有将权力的运行公开透明,置于监督制约之中,才可能杜绝封闭、广开言路,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。

战略的重要性

一个人没有人生目标就会平庸,一个组织方向不明就会陷入窘境,一个国家没有战略就没有未来。

鸦片战争中,英国军队的所有行动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巴麦尊的训令执行的,他们的战略很明确,而最大的目的就在于破除双方贸易壁垒。如果时间的维度再拉长些,我们甚至可以发现英国在数个世纪之前,就已经提出了打通东方航线,与东方上国开展贸易的想法,并且已经开始执行了。在鸦片战争半个多世纪前,我们所熟知的马嘎尔尼使团,也是本着为双方贸易的便利化而来。可以说,英国的战略是一以贯之的。反观清廷,在鸦片战争中,一时想剿,一时想抚,其战略是飘忽不定的。可以说,政策的不稳定也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。

但如果从英国与上朝接触开始的明朝起算,明清两朝的态度却也是一以贯之的,那就是明确的拒绝和蕞尔小国产生来往。这件事情如果深究下去,其中的结论不免有些令人绝望。上朝是一个农业社会,基本是靠天吃饭,资源可以自给自足。因此,不在乎那点贸易,用不着和蕞尔小国打交道。农业社会最根本的是要保持稳定,而不是图发展。所谓小富即安即可,我们是不会想着将蛋糕做大做强的.。当遇有天灾农业减产时,基本就只有祈求上天保佑了。所以20xx年来,我们一直在农业社会打转。马可波罗羡慕我们农业的发达,但当大批的外国人进入时,发现我们的发展水平还停留在马可波罗所说的那个年代。我们历史上虽然有“一带一路”,但开通的时间很短,贸易始终未在我们传统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主流位置。在我们传统社会里,个体有发展的目标,那就是“学而优则仕”;而朝廷没有发展的动力,自然也就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。

鸦片战争将我们拉入近代社会,可是我们无所适从,仍然没有发展的眼光和战略。第二次鸦片战争终于打醒国人,有了战略但过于短浅和局部,因此是跛脚的发展,在甲午战争中一经检验就露了馅。近代以来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,没有发展的眼光,不重视战略研究和执行,是要吃大亏的。

如何对待传统,如何面对新事物

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读着确实让人难受。经常思考的问题是,都被人欺负成这样了,怎么还不改变?不可否认的是这期间不少仁人志士提出过一些救国图强的思路,但于朝廷而言,一直是被动的。在和日本的对比中,我们也可以发现,日本正是通过鸦片战争看到了西方的强大,从而避免了战争,并很快开始学西方。他们的转型直接而迅速。反观东方上朝,走两步、退三步,甚至扭扭捏捏不愿迈开步子,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遗憾。

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?我认为有两种原因,一是我们传统的惯性太过强大,二是我们的皇权过于强大。

先说传统。汉武帝独尊儒术后,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就是皇权社会得以存续的基础,也是整个社会稳定的调节器。这套东西一旦没有了,皇帝的江山坐不稳,老百姓也不会安分守己。所以,让东方上朝接受西方的理念,无疑是自我否定,而且这是最大的根本,当是寸步不让。当一种传统成为社会的根基,运行了1000多年,确实是难以改变。

其次是皇权。千年的愚民、驭民政策,造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。中国的皇帝应该是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统治者,这在和一些国外帝王的对比中,简直可以说是秒杀。西方的东西一进来,肯定开启民智,老百姓必不安宁,必定会冲击皇权,这也为统治者所不允许。日本能够迅速转型,是因为这个民族的学习能力比较强,也是因为他们的皇权没那么强大。

传统的纲纪伦常在历史上也确实让老百姓安分守己,促进了生产和繁荣,带来了其他周边国家对我们的认同和尊崇。这使得宗藩体系大大稳固和加强,给统治者带来自信和制度的优越感。但,一时的先进不代表永远的先进,一时的强大不代表永远强大。

好的传统固然需要坚守,但也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新事物的好奇心,一味的排斥是狭隘的。抱在传统的优越上睡大觉,只会漠视身边发生的一切,蒙蔽了双眼,进而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。

一个人坚守固然可贵,但能对新事物保持开明豁达的心态更加可贵。否则如裕谦,当心中所坚守的东西破灭后,就会感到绝望。一个国家弘扬传统固然重要,但能对新事物持有开放的态度更加重要,因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,进取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。

《《天朝的崩溃》读书笔记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